关闭广告

人气爆棚!这些城市,满血复活……

博闻财经17445人阅读

原创 刘晓博

疫情之后,中国(内地)的大城市正在满血复活。

人气上升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客运量,都创出了历史新高。

在上海和北京,工作日的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突破了1100万人次,正向1200万人次迈进;广州突破了1000万人次,深圳正在逼近900万人次。

把今年1到2月的日均轨道交通客运量,跟去年全年日均客运量做对比,就可以看出哪些城市的人气恢复最为强劲。

我们根据交通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的数据,统计了轨道交通通车里程最多的30个城市,得出了如下的增长率排行榜。



上述“轨道交通指数”显示:郑州是2023年人气恢复最强劲的城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比去年上升了39.5%!

最近两年,郑州有点“走背字”。楼市大跌、暴雨肆虐、疫情冲击,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让郑州轨道交通2022年基数较低,所以今年1到2月反弹显著。

这说明疫情结束后,大量劳务工、大学生重返郑州,带旺了这座城市。

西安去年也受到疫情的反复冲击,影响了城市整体的人气。今年1到2月,西安人气恢复非常强劲,仅次于郑州位居第二,轨交指数反弹了38.2%。

西安和郑州互为竞争对手,但西安轨道交通建设走在了前面,今年1到2月日均客运量291万人次,郑州只有112万人次。郑州需要努力了!

福州、石家庄、哈尔滨、天津的“轨道交通人气指数”反弹也超过了30%。其中石家庄、天津去年受疫情冲击比较显著。

在“人气恢复”前十名城市里,北方城市占了6个,并垄断了前两名。其中东北城市占了2个。

为什么北方人气恢复更好一些?主要原因是,2022年疫情管控中北方力度更大,这造成了2022年基数较低。

四大一线城市里,上海人气恢复最强劲,达到了24.9%;其次是深圳,达到了19.3%(这里面有新增线路多的因素);第三是北京,达到了18.0%;第四是广州,达到了4.9%。

这4个城市在2022年的疫情中都不容易,其中上海封城时间最长,所以反弹力度最大。广州疫情防控相对宽松,政策转折又从广州开始,所以广州去年基数高、今年反弹力度弱一些。

“轨道交通人气指数”显示,佛山、厦门、贵阳的人气跟2022年全年相比,反而略有下降;南京增长也比较有限。

今年1到2月的日均客运量,30个城市是如何排序的?哪些城市整体人气最旺?可以看下面这张表: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的客运量,明显领先其他城市,形成了第一阵营。

在第一阵营里,上海、北京处于第一层次,均超过了730万人次。这个数据是平均数,在工作日、特殊假日,上海、北京均在1200万人次上下。

这说明上海、北京实际人口比较多,还说明这两座城市的外来商务、旅游人口比较多。

广州日均客运量比深圳多了将近100万人次,除了说明广州常住人口多于深圳之外,还跟深圳一个重要的特点有关:

深圳是从“超级工业区”演变为一线城市的,至今有很多超级工厂分布在“原关外”。这些工厂动辄数万、十多万人,工人住在工厂自带的宿舍里,或者旁边城中村里,通勤距离不超过1公里,所以基本上不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比如比亚迪在坪山的总部规模巨大,内部有自己的云轨系统,但这个交通运输量是不计入深圳轨道交通运输量的。

成都2023年1到2月日均轨道交通运输量达到了477.5万人次,远超人口第一城重庆。成都无论是轨交运输强度,还是通车里程,都显著超过重庆。

日均客运量在180万到300万人次之间的城市,有重庆、西安、武汉、杭州、南京、长沙,这些城市构成了第二阵营。

四大直辖市之一、北方第二城——天津,日均轨道交通客运量只处于第三阵营,内地城市第11位。轨道交通的北方第二城,被西安抢去了,而且优势非常明显。

未来几年,天津将和郑州争夺北方轨道交通第三城的座次,郑州已经逼近天津。

苏州名列第14位。作为一个地级市,苏州的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和客运量,都即将“追尾”直辖市天津。

大连历史上曾为直辖市,后来是计划单列市,1949年GDP位居全国前四名。如今,轨交日均客运量竟然被佛山、无锡这些地级市超过了,也令人唏嘘。



上图是截至2023年末,内地主要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位居前四,京沪的通车里程正在向1000公里迈进。这四个城市,以及西安、成都、长沙是当前轨交利用率最高、强度最大的7个城市。

但需要说明的是,内地城市的轨道交通强度,还是完全无法跟香港、台北相比的,这两个城市的轨交强度大概是内地第一名的3倍和2倍。香港、台北轨交建设比较慢,里程不多,但使用率非常高。

从经济、社会效应来考虑,未来内地城市还可以继续“轨道交通大跃进”的城市,恐怕只有10个左右了。其他大部分城市,最多再快速发展5年。如果强行修建没有足够人流的线路,将加剧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

下图是过去1年(2022年2月末到2023年2月末)城市新增轨道交通里程排行榜。(通车里程未进入TOP30的城市未纳入榜单)



过去1年,深圳新增了127.6公里的通车里程,名列第一。这个增量,接近于台北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154公里),或者香港总里程(225公里)的一半。

如果按照城市统计,而不按照都市圈统计,目前全球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前十名城市中,只有第十名不是中国城市(莫斯科),纽约已经被挤到了第11名。

这跟两大原因有关:

第一,中国轨道交通(地铁)建设的确一日千里,中国城市形态、居民居住形态特别适合发展轨道交通;

第二,中国内地的城市面积都比较大,除深圳、厦门、东莞、珠海、中山等少数城市外,大部分是广域市;而欧美多是“狭域市”、“适域市”。

当我们说东京轨道交通超过1000公里、甚至2000公里的时候,往往是指东京都市圈,而不是东京市。严格意义上的东京市,只有2155平方公里,跟深圳差不多,相当于北京的8分之一。纽约市的陆地面积只有790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的八分之一,北京的20分之一。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一眼心动的夏日约会穿搭!温柔气质不挑人!

她暖 浏览 13708

出货量同期增加220%,在这里遇见经济回暖样本

中国企业家杂志 浏览 17368

月球样品管理办法首次对外发布,月球土壤样品将有4种基础用途

趣看热点 浏览 23652

这条裙子又火了!穿得花一点才好看

LinkFashion 浏览 9204

方力申承认新恋情 早知女友曾受性侵并将陪她出庭

网易娱乐 浏览 17956

燃油车不行?大众在华却卖了300万辆

汽车公社 浏览 10904

孔德昕:去年全明星已被称为史上最糟糕的比赛之一 今年不遑多让

直播吧 浏览 10303

2023多项销售数据创纪录,但汽车人都在叫苦

汽车公社 浏览 10730

深圳国资148亿接盘,苏宁张近东的下一步如何走?

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 24523

鹅厂机器狗:学完真狗子的运动数据,真有二哈那感觉了

量子位 浏览 14118

别再尬演角色黑化了 演技不够眼妆来凑?

置身事内 浏览 17346

特警押解李小龙指认现场 邻居称其用石头砸伤前妻致死

红星新闻 浏览 74041

陈坤疑又有俩孩子!带娃出街照曝光,生母再次成谜

萌神木木 浏览 12814

坎爷46岁生日彻底放飞?把"女体盛"请到现场

时尚丽人风行 浏览 14402

胡塞武装称又击落1架美军“死神”无人机 现场披露

环球网资讯 浏览 9036

710km续航的中大型纯电轿车,只要15.99万元,真香!

快车报 浏览 10272

泽连斯基:冲突2年 俄军死亡人数是乌军5倍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0784

Lisa与法国第一夫人同框!行头超7万,双膝跪地很卑微被嘲是玩具

文艺圈娱乐号 浏览 11107

外媒:伊拉克阿萨德空军基地遭袭,10枚火箭弹飞来

环球网 浏览 23806

战绩糟糕26轮仅积10分+上轮0-5惨败,官方:昂热主帅布哈扎马辞职

直播吧 浏览 17515

马拉多纳尸检结果公布马拉多纳抢救最后细节曝光

趣看热点 浏览 24372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